做好水文章 造福一方人

發布時間:2022-10-21 09:02 點擊數:來源:淮南日報
【字體:

“現在水龍頭一打開,自來水就來到我們家,洗衣做飯非常方便,我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?!苯?鳳臺縣桂集鎮大王村村民桂久生告訴記者。

長約43公里的永幸河是鳳臺縣人民勵精圖治、根治水患的杰作。作為一條人工河,永幸河從鳳臺西北端的尚塘鎮王橋村出發,穿越縣內的尚塘、朱馬店、古店、顧橋、桂集、劉集、鳳凰7個鄉鎮,通過樞紐工程抵達淮河主河道。

多年來,鳳臺縣水利建設和投資規模持續增長,累計完成水利投資28.39億元,建成一大批“打基礎、利長遠”的重點水利工程,成為“穩投資、促發展”的重點行業之一。先后完成永幸河泵站拆除重建、新建城北湖排澇站和西淝河泵站,總投資5.63億元,裝機16臺套共3.165萬千瓦;全面完成茨淮新河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,拆除重建菱角湖、英雄溝、大寨溝、小黑河等泵站和永錢東閘,維修加固龍江閘等。全縣耕地灌溉面積達74.34萬畝,耕地灌溉率為95%以上,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
近年來,鳳臺縣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,累計投入2.67億元,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7處,形成以桂集、尚塘、大興、新集、錢廟5個規模水廠為核心的縣域供水分區,實現了規?;季?、規范化運行,受益行政村(社區)207個,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%,規模水廠供水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98%,解決了51.16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。2020年尚塘水廠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首批百座農村供水規范化水廠。

聚焦水生態,繪就生態底色。鳳臺縣認真貫徹“預防為主,保護優先”的方針,以維護和增強水土保持功能為原則,實施嚴格的生產建設項目和活動監管,從源頭上嚴控人為水土流失和水生態破壞,把生態理念融入到水利建設、管理、改革全過程,把水生態基因融入到城鄉生態文明建設和水利建設管理全過程。以河湖治理、水土保持治理、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等項目為重點,將水文化、水景觀主動融入到城鄉生態文明建設中,規劃建設一批高標準、高質量的水生態工程。實施了環城水系綜合治理工程和永幸河西延工程,總投資4.96億元修復城區永幸河、明珠河、永菱河、利民河水系11.7公里;投資1400萬元實施大古堆景觀工程,通過生態護坡、護岸,整治河道岸線形態,展現出淮河鳳城段獨特的人水和諧新風貌;實施李沖回族鄉邱家溝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,投資700萬元,治理面積7.51平方公里。

聚焦水環境,增進民生福祉。自2017年以來,鳳臺縣全面建立河湖長制體系,先后出臺了《鳳臺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》等相關文件,設立了縣級河湖長10人,鄉級河湖長48人,村級河湖長183人,完成農村小微水體河湖長制體系建設,設置18名鄉鎮級、69名村級小微水體河湖長,負責管護農村小微水體,打通治水護水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在全省范圍內創新開展了“五老河長”、“企業河長”和“村級河長工作站”等試點工作,構建起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的河湖長制網絡體系。

河湖長制實施5年來,在縣級河(湖)長的牽頭調度下,鳳臺縣水利、河道、公安、海事等多家部門聯合開展了河湖“清四亂”“清河清湖”、打擊非法采砂、西淝河環境整治等專項行動。取締無證經營碼頭13家,清除非法堆場30處,清理堆場75萬余平方米;遷移長期停泊在鳳臺淮河二橋至鳳城水岸的住家生活船只257艘;開展淮河干流突出問題排查行動,清運九里灣堆沙場存沙10萬余噸;全面整治了西淝河主河道圍網、網箱養殖現象,清理圍網1.7萬米,拆除網箱3570個,清除非法捕撈船只11艘,河湖面貌得到改觀,河湖水環境、水生態狀況進一步改善。2021年,結合永幸河治理,投資517萬元建設永幸河景觀橋,助力永幸河入選第一批省級示范河湖名單。

治水管水不是百米沖刺,是一項長期性、艱巨性、基礎性的工程。鳳臺縣水利系統全面貫徹新時期治水思路,持續發力、久久為功,統籌抓好水資源節約、水生態保護修復、水環境治理,牢牢守住水安全底線,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,為鳳臺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。

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劉明勇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